刘军连怎么挂号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2559/在对东西部对口帮扶的采访中,记者观察到,产业帮扶始终是一剂最有效的扶贫药方,也是各地最花力气的帮扶措施之一。在广东产业援疆过程中,“造血”式产业帮扶是重要抓手,也颇具特色。年12月底,经济日报记者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采访调查广东创新性产业援疆的独到之处。
美丽而贫困,是上世纪80年代末记者到南疆游历时留下的深刻印象。30多年过去了,南疆虽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受历史、地理、人口结构、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落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下称“三师图市”)北邻天山,西依帕米尔高原,南连喀喇昆仑山脉,东接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辖区面积最大的师市。年全国实施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广东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伽师县和三师图市,其中,以东莞市牵头,集珠三角部分发达地市和省直有关部门之力对口支援三师图市,又称“组团式援疆”。
在广东产业援疆过程中,产业帮扶是最见成效的帮扶措施之一。如何实现有效的“造血”式帮扶?产业援疆中有哪些路径值得持续坚持?年12月21日至26日,经济日报记者走进三师图市的广大团场和连队,深入调查广东产业援疆的创新探索。
东纯兴集团一百万锭纺织项目是广东产业援疆的标杆项目,已于年6月全面投产。图为东纯兴集团车间。龚名扬摄
输入纺织产业链
刚走进41团草湖产业园,记者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东纯兴集团万锭纺织项目已于年6月实现全部投产。
遥想年8月记者入疆采访时,该项目一期厂房的第一批桩刚刚打下,前景可期。现如今,共三期总投资40亿元建成的16个3万平方米现代化纺纱车间,全部开足马力生产。
“现在订单很满,不愁销路。”东纯兴集团董事长凌力告诉记者,自年第一期项目投产以来,截至年底,东纯兴集团累计产销各类纱线约2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约40亿元,为三师图市累计上缴税费万元。凌力称,受疫情影响,年三期工厂销售收入为17.5亿元,年预计可达到25亿元。
在东纯兴集团纺纱车间,虽然机声隆隆,但员工麦丽克扎提·亚库普的喜悦还是让人听得很真切:“东纯兴让我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她告诉记者,她在东纯兴已工作4年,见证着企业的发展,自己也从普通员工成长为一名前纺质检员,现在每月可以拿到元以上的收入。
据凌力介绍,公司目前有名员工,七成多是少数民族;共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人;通过校企合作,每年为三师图市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多人。
产业援疆要想起到精准扶贫的效果,不仅需要“真感情、大资金”,更需要“好眼光”。广东作为经济大省、产业大省,在对口援疆时抓住“促就业”这个核心,因地制宜,着力选择既符合地方特色优势,又能大量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的产业。
基于这样的思路,纺织服装业成为首选。一来因该产业劳动密集型特征突出,二来因为新疆具有国内最为优质的棉花资源。新疆棉花产量约占全国八成,其中三师图市棉花年产量约达15万吨,可被东纯兴集团万锭纺织项目全部消纳。
年6月,广东省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定共建兵团草湖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并决定由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三师图市前海集团两家国有企业,以及东莞以纯集团、山东德州恒丰集团两家民营企业共同建设东纯兴集团万锭纺织项目。
随着万锭纺织项目全面投产,三师图市的纺织产业链正在向下游延伸。年,一个织袜新项目被援疆工作队引进——新疆唐锦纺织有限公司落户三师图市达坂山工业园,年5月开建,当年10月就建成投产。
记者来到唐锦公司车间,只见数百台织袜机正有序运转,多名员工在机器前忙碌。该公司副总经理李峰告诉记者,公司投产仅3个月,产值已达多万元;未来3年唐锦计划投资约15亿元,引进1万台织袜机及橡筋、包纱、袜产品包装等生产配套设备。“达产后,公司可年产13亿多双中高档棉袜,年产值可达约25亿元,出口创汇可达3亿美元。不仅如此,还将解决1万人就业,带动当地群众致富。”李峰说。
面对部分达产产能,唐锦也积极创新模式,开设“卫星工厂”带动兵团群众致富,将翻袜、缝头、定型等后道工序分散到周边团场的居民区里,许多当地妇女足不出户就能在家挣钱。
37岁的阿孜古丽·米吉提是3个孩子的母亲,如今她在51团一个由安居房改造而成的“车间”里上班。“在这上班很方便。每天工作六七个小时,每月能赚元左右。”阿孜古丽·米吉提一边麻利地缝着袜子一边对记者说。
一团小棉花,勾连着广袤土地上的棉农和现代化工厂的纺纱工、织袜工,正逐步成为南疆兵团人口集聚、致富的大产业。仅以东纯兴集团所在的41团草湖产业园为例,年至年3年间,该团镇的注册企业数、GDP、工业增加值、团镇总人口均实现了翻番增长。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目前三师图市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仍然较为单一、脆弱。基于此,东实集团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三师等共同出资设立了“新疆草湖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基金”。其中,东实集团作为东莞市政府指定出资合伙人,在纺织服装发展基金中计划出资3亿元,希望发挥撬动作用,进一步完善三师图市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吸纳更多就业人口。
除了纺织服装产业,广东还通过多种方式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仅年至年,就先后引进70多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90亿元,累计为三师图市新增就业岗位1.3万个。
多年来,围绕三师图市的产业配套建设,广东援疆资金一直发挥积极作用。仅年就投入.6万元,其中投入草湖镇产业促进就业基地建设的资金达万元。
培育本地致富“头雁”
通过招引项目建起新工厂、培育大产业,固然是见效快的产业援疆之策,但东莞援疆工作队认识到,相较于“输入”式的工业产业,立足南疆农牧业及传统手工业等“贴着地面”、建在家门口的特色产业,培育少数民族致富能手,助其做大做强,从而带动更多乡亲邻里脱贫致富,也是一条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
事实上,南疆的深度贫困地区不乏致富能人。开尔旺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艾尼·吐孙10年前还是一名散养户,家里最多不过五六头牛和30多只羊。年起创办合作社经营牛羊生产销售、幼苗繁育、农家肥销售、农家乐业务,现在合作社一年能卖出多头牛、多只羊,净赚约万元。更重要的是,他通过羊羔托养、贫困户就业、养殖技能培训、兜底销售等方式带动了周边贫困户脱贫增收。伽师总场的古丽斯坦·米吉提是一名制衣高手,在兵团妇联帮助下建立了裁缝厂和合作社,带动了数十名当地少数民族妇女就业。44团吾斯曼·吾布里制作的葫芦烙画广受好评,市场也不错。近年来,他主动招收贫困户子女,手艺过硬的徒弟每月固定收入元至0元,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新出路。
为进一步发挥致富能人的“头雁”效应,提升当地特色产业档次,带领更多群众稳定致富,广东援疆工作队年起创新性地实施“培育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项目”。年9月,经过评选、考察和评分等环节,最终选出艾尼·吐孙、阿依甫·库瓦等6人为致富带头人培育对象,涵盖养殖、传统手工、工艺品加工三大特色行业。随后,援疆干部迅速与相关团场对接,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一人一策”的培育方案。
据广东省援疆指挥部驻三师图市工作队副队长高佐达介绍,每个项目培育期约3年,分为“启动、加快培育、验收推广以及总结提升”四个阶段进行,总投入约万元。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工作。启动期预算培育经费每人10万元到30万元不等,现已拨付到每位致富带头人手中,帮助他们迅速推动项目启动。
走进托云牧场,记者已感受到这个贫困的高寒山区正随着两名致富带头人培育项目的实施变得温暖而有希望。托云牧场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是三师图市唯一的边境一线牧场。近年来,阿依甫·库瓦的卡拉布拉克养殖合作社和吐孔·沙热的帕米尔刺绣合作社在托云牧场发展得不错,带动了不少人脱贫,但要进一步发展,却面临着许多瓶颈。
在阿依甫·库瓦看来,养殖场规模及品牌知名度等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再加上高原牧草稀缺,限制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而对于吐孔·沙热来说,缺少专业培训的师资和机会,限制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培育致富带头人项目,“一人一策”的培育方案将更精准地解决他们所遇到的经营发展难题。
例如,针对阿依甫·库瓦的养殖合作社的情况,培育计划将聚焦扩大现有养殖专业合作社产销规模,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塑造优质畜牧产品品牌。而阿依甫·库瓦关心的冬季牧草问题,工作队也将投入35万元,在放牧荒滩上新建人工草场亩,保障牛羊冬季饲养需求。阿依甫·库瓦告诉记者,他很感谢援疆工作队给予的扶持,希望在本次培育项目帮助下,能够把牧场牛羊肉推广出去,带领身边更多牧民增收致富。
借助广东援疆资金和平台资源优势,吐孔·沙热的帕米尔刺绣合作社的产销规模也将得以扩大。培育方案将着重为吐孔·沙热及合作社60名“绣娘”提升生产水平和设计水平,并为合作社开拓市场销路,提升品牌影响力,带动托云牧场职工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合作社,帮扶低收入群众稳定增收。
在大漠深处,这项花钱不多但情感浓厚的培育项目使少数民族致富能手找到了“组织”,燃起创新创业的火种,使产业援疆更具现实性和根植性。
培训合格产业工人
“工厂易建,合格的产业工人难求!”这是援疆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
生产出三师图市第一根数据线的新疆粤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红阳说:“少数民族工人如果不懂普通话和汉字,机器上的提示文字就看不懂,也不易交流,必然影响生产。”
为适应企业发展之需,使产业项目又好又快地发挥扶贫效应,近年来,广东援疆指挥部及时推出“一十百千万”工程,其中“千”“万”工程是指培训千名少数民族技术型人才,教会万名少数民族群众流利说普通话。驻三师图市工作队则安排援疆教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单独制定教学手册,并定期深入企业指导开展普通话培训。
凌力介绍,年5月东纯兴集团第一期30万锭纺织项目投产后,首批60多名少数民族员工就由于语言不通、技术培训听不懂而无法表达需求,直接影响了生产效率和各工种的协作。东莞援疆工作队在了解情况后,迅速提出解决方案,拨付专项资金帮助企业开展党建引领下的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年6月,东纯兴集团第一个员工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正式成立。开班以来,公司迅速掀起学习热潮,从最初的一个班只有60多人,到现在拥有20多个培训班2余人,如今东纯兴集团已成为南疆地区规模最大的国家通用语言培训中心。
在采访中,麦丽克扎提·亚库普用流利的普通话告诉记者,入职4年来她持续参加公司的普通话培训,水平不断提高,在工作中的交流更加顺畅,同时学到了更多技能。业余时间,她还兼职做公司的普通话讲师。
为响应援疆工作队的“千”工程要求,全面提升生产一线员工操作技能和综合素养,粤通公司从年5月起开设技能培训课程,到11月底共培训人。公司还不定时进行“技能大比武”。该公司员工西艾力说:“通过培训,我了解了许多专业技术知识,也找到了工作的方向与意义,为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带来很多帮助。”
知识与技能正在改变当地青年的命运。注塑组员工木沙江·买海提在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回到团场一直以打短工、务农为生,粤通公司正式投产后,他进入企业工作。“刚开始我什么都不懂,但通过公司的技能培训,很快掌握了注塑技巧,如今我成了一名合格的产业工人。”现在,木沙江·买海提已是生产线成型组的一名小组长,每月有0多元收入。
“培训扩大了工厂员工知识面,全面提高了专业技术素养。与东莞同等规模的生产线相比,培训后这里的工厂能达到东莞工厂60%的产能,在培训前这一数字仅为10%。”陈红阳表示,未来3年电子产业园将打造成年产值3亿元的线材基地,计划用工总人数约1人。
围绕现代产业核心要素——产业工人,广东援疆队创新帮扶方式,用心用情做好普通话和技能培训,使当地青年壮“志”强“智”,实现了从“0”向“1”的转变,为南疆拔掉“穷根”夯实了人才基础。
专家点评:产业援疆是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
刘惠林
南疆地处偏远,自然环境脆弱,产业发展滞后,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此外,产品运输距离较远,一些企业水土不服,导致企业平均寿命较短,难以形成完整产业体系。因此,产业援疆成为对口援疆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抓好产业援疆工作必须坚决服从服务新疆工作总目标。产业援疆作为对口援疆一个重要方面,要紧紧聚焦总目标,处理好稳定和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没有稳定,一切皆零”思想。多年产业援疆实践表明,社会和谐稳定了,经济就能又好又快发展。反之,社会不安、人心不稳,经济发展就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企业也不愿意来投资建厂、扎根发展。同时,实践也表明,产业援疆抓得出色,解决就业人数多,无形之中也增加了稳定的力量。
抓好产业援疆工作必须紧贴民生。在新疆,特别是在南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要大量解决就业,扩大就业容量,尤其是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必须下功夫发展能够大量增加就业岗位的产业。广东产业援疆的实践表明,重点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受援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提供了机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为受援地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
抓好产业援疆工作必须做长期性努力。产业援疆本质上说是增强新疆“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就当下而言,改善新疆特别是南疆的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不是一日之功,培育产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骛远,也要看到提高群众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抓产业援疆工作“等不得”更“急不得”,不仅要立足当前,还需摒弃速胜思维,放眼长远,做好长期作战准备。
抓好产业援疆必须以促进民族团结为引领。在企业就业,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促进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广东产业援疆首创在援疆企业里办学校,丰富了产业援疆工作内涵,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抓手和创新平台。要把增进民族团结进步深入持久开展起来,充分发动企业自身力量,创新方式载体,发挥更大社会功能,产生更好经济效益,实现多方互利共赢发展。
(作者系广东省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驻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工作队副队长)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