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什么外用药好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委宣传部
荒漠播绿人
戴宏疆谢家贵傅宣辉
年8月,时任四十八团林业总工程师林易收到了泰国泰中科技贸易联合有限公司发来的聘书,聘请他担任该公司的高级农业顾问。此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垦报》以黑体大字标题“林易播绿名声远扬国外公司邀其加盟”进行了报道。
播绿人的心里绿意葱茏。虽然,林易接受了泰中公司的聘请,但他依然眷恋着几十年用心血和汗水凝固的荒原绿色。
绿色,孕育着大地的希望;希望,又蕴含着一个个拼搏的故事……
贡梨的故事
年毕业于南京林学院的林易第一志愿就是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生产建设兵团去。在既无站台,又无房屋,只有几个帐篷散乱分布的大河沿车站,突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石子打在帐篷上咚咚作响,这位来自四季如春的南国小伙吓得心惊胆颤。尽管这样,他的第一志愿在心里依然没有抹灭。
林易前后在兵团农学院园林系任教3年,又在兵团农科所搞科研3年。他撰写的《车排子兵团农场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调查报告》受到同行的好评,《*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三十团农场盐碱地造林经验总结》在全国盐碱地造林协作会上得到专家的重视,并在《林业科学》上发表。
年5月,因工作调动,林易与妻子带着8个月的儿子来到了农三师。他先后到团结农场三队,前进七场七连、园林队、生产科工作过。无论在哪,他心里装着是那一片林,那一片绿。
四十八团在叶尔羌河中游,在那儿生长着一望无际的胡杨林。灰绿的胡杨叶在夕阳的照耀下折射出一片光芒,微风轻拂,树叶婆娑起舞,跳跃欢歌。走进这片土地,林易的心就被系住了,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有更好的条件搞科研呢?
年元旦刚过,林易和16位职工进入原始胡杨林,找到定点位置,开始种果树。春天,林易就带领工人在园林队仅有的1.47公顷土地里栽上了0.73公顷梨和0.73公顷葡萄,并且继续栽种其它果树。年秋,团里把33.6公顷土地不平整、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只种不收的耕地划给园林队。林易又和职工一道用肩挑,用车拉平整土地,种了5.6公顷桃、5.6公顷梨和5.6公顷苹果。由于盐碱重成活率低,他就连年平整土地,全部栽上梨树,达到较高的成活率。
果园面积扩大了,随之而来就是技术的问题。光靠林易这个连长兼技术员是不行的,必须向职工们传授技术知识,才能做到科学管理果树。林易除了对嫁接修剪班组重点培训外,还在果树每个生产环节、每项作业开始之前,讲科学理论,做示范,提出作业质量要求,使职工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提高了果树的产果率。
林易发现种梨的成活率较高,在所种植棋盘梨、苹果梨、土梨、砀山梨等诸多品种中,砀山梨优于其他品种,果质较好,味道好,产量高且稳定。于是,开始在全团大面积推广。
林易一心扑在园林事业上。有一年秋天,团里决定把果园挖掉改种粮食,林易便火速找到团领导,说:“我栽的果树,不能挖……”在他的据理力争和刘永庆、费根一两位老副团长的支持下,这片果园才保留下来。现在这个酥梨园单产公斤,果实品质居全团第一。
果树修剪是果园管理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果树稳定、优质、高产的保证。林易每年都要举办修剪培训班,召开现场会,严格要求承包户按技术要求在限期内完成。在他的精心组织和培养下,全团的园林职工基本掌握了林园生产知识,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园林专业知识的中青年干部和技术工人队伍。
经过几年的实践,林易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果林栽培及培育办法。到年,经过全队职工的精心管理,部分梨树已经结果。于是林易带领连队职工在全团范围内进行大量的高接换种,更换低劣品种,同时展开播种育苗,培养砀山酥梨苗,不断扩大果园面积。
作为一个基层领导,林易始终坚持上班在前,下班在后。做为一个技术员,他上班带三样工具,肩上扛着坎土曼,腰里别着锯子,手里捏着剪刀。每棵果树边都有他的脚印,每棵果树上都有他修剪的剪口。只要发现有一棵果树没浇上水,就立即找人补浇上。下班之前,还逐个检查,发现劳动质量不合格,坚决令其返工。果树浇水时,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都要下地检查。
年,四十八团进行经营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上级部门和团*委把果树生产提到重要位置,把发展棉花作为团第一经济支柱,果林列为第二大经济支柱。尤其是砀山酥梨是高产值、高效益的经济树种,决定建立基地,大面积发展。年,林易又被任命为林业总工程师,主管全团林业生产工作。
林易的十几年愿望就要实现了,他跃跃欲试,竭尽全力实现他心中绿色的梦想。为搞好团场的果林改造,他前后到安微砀山县考察联系购买果树苗。他一棵苗一棵苗看着挖出来,亲手用*土粘紧,用塑料布包好,外面再用麻袋扎紧。一位卖苗的人说:“我卖了半辈子树苗,没见你这样买苗的。”由于林易事业心、责任心强,运回的50万株砀山梨苗和苹果苗成活率最高达95%以上,基本解决全师的苗木需求。
当时,四十八团有果园面积约公顷,其中砀山酥梨占公顷,结果果园73.33公顷,产量达吨,单产最高可达公斤。特别是酥梨形成了独特的优异品质,果实大,重—克,最大可达克。其果形美观、色彩鲜艳、蜡质层厚、皮满肉细、清甜酥脆,汁液多、含糖量高,且果心小,可食部分大,可溶性固形物高达15%左右,极耐贮藏,品质极优。
年,鉴于四十八团对兵团*垦事业作出的贡献,兵团外贸进口公司便给四十八团人培育出的砀山酥梨起名为“贡梨”。于是,“贡梨”便响彻天山南北。年被评为自治区优质果品。年被评为兵团酥梨第一名。年又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
林易说:“因为博览会是9月5日召开的,当时水果还未熟透,参会的水果都未达到金质奖的品质要求。”林易的这番话,解开了年、年未设金奖的谜。
年8月,国家工商行*管理局向四十八团颁发了“贡宝”牌注册商标。9月,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向四十八团颁发了果树品种“新梨5号”(即贡梨)审定书。同年,四十八团向国家申报办理“绿色食品标志”。
年11月25日,农三师科委接到通知:中国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在辽宁兴城市进行水果鉴定评比会,为第二届中国农业食品博览会做准备。四十八团接到通知后,便难住了。因为贡梨已销售一空,库存样品又难挑,再加之要求30日前运抵,时间来不及。
原师*委书记、*委钱文理闻知后,已是26日。他立即拨通了四十八团的“新梨5号是我们的拳头产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得了银奖更要拿金奖。”林易把机关果窖里剩余的多公斤梨子挨个翻遍,挑出很满意的两箱梨。当他疲惫不堪地把沉重的梨箱扛到中科院果研所大院时,已是12月1日凌晨4时了。他找到了评定会的负责同志,那位负责人遗憾地说:“你来晚了,评比昨天就结束了,专家们今天10点就要走了。”林易拿出梨样,激动地说:“我是从*赶来的,跑了一万多里路就是来参加评比的,我们的梨是上届博览会第一名,银质奖,请一定帮忙补评一下。”
专家们被林易的执著感动了,他们决定利用早餐时间进行补评。补评结果,专家们一致认为:“新梨五号”果肉细腻,色艳味美,很有测评价值。
等测评结果需两天时间,研究所的同志让林易回家等待消息。千里迢迢参评,就是为了等一个结果,林易坚决不回家。他焦急地在招待所熬了两天两夜。当他颤抖着双手将测定报告接过来时,眼湿润了:在计算机打印的评比表上没有“新梨五号”的名字,只是在表的最下面格子外,有一行补写钢笔字,然后用箭头将它标向第一排,写着:.0分,*农三师四十八团,砀山酥梨。
第一名!又一个第一名,比满分高5分,比第二名高出5.9分!年“新梨五号”贡梨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
“新梨五号”以它独特的风味赢得了专家、科研人员的心,赢得国内外客商的好评,内销全国22个省市,外销东南亚5个国家,北京的外宾馆连续5年用专机调运。
年和年,林易两次被邀请到钓鱼台国宾馆做客。在那里,林易知道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朝鲜金日成主席都品尝过四十八团的砀山酥梨。国家还作为礼品赠送给他们,为国争得了荣誉。
当林易从北京回到乌鲁木齐市,原农三师师长、兵团副司令员胡兆璋特别把金奖“扣”了下来,说:“兵团要召开新闻发布会,把金字招牌亮出来,让四十八团砀山酥梨的美名响彻全兵团。”
胡杨的故事
年,林易来到四十八团,被那一望无际的原始胡杨林迷住了。但胡杨林当时人为砍伐严重,大片的林木被毁,风沙肆虐侵吞良田。林易便开始搜集、探索有关恢复、更新胡杨次生林的方法,并在连队附近搞了小面积试验。经过一年的精心管理,在大家的眼前出现了一片碧绿、整齐的胡杨林。
胡杨嫁接*杨技术在*已有数十年,但在技术上还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为了改造胡杨林,提高其经济价值,林易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带上馒头水壶,骑着自行车到20公里外的胡杨林区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更新后的幼林区进行嫁接*杨试验。经过试验、观摩,他发现嫁接区的选择与设计正确与否是胡杨嫁接*杨成败的首要因素,嫁接*杨的地势要平坦,以沙土为宜,以防止嫁接的*杨幼树被风刮倒,嫁接后还应选择防风地段,面积宜小。同时在嫁接技术上,他还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并且摸索出一年嫁接的最佳季节。木接在3月15日至4月5日之间,芽接从5月底开始到7月5日,掌握了不同的土壤条件下和不同的温湿度情况下的生长情况,为大面积改造胡杨林奠定了基础。
为了搞好胡杨林的管护,园林生产期间,林易就开办全团性的园林学习班,举行胡杨嫁接*杨现场会。他还经常到林区向工人传授林业生产技术知识,在林业生产重要环节,如春季胡杨枝接,夏季胡杨芽接,冬季胡杨修枝和更新等技术性较强的作业项目,他都要先举办学习班,讲理论知识,再到现场作示范,为团场培养出一批园林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工人们掌握了胡杨生长基本知识和技术要领,在胡杨上嫁接*杨成活率高达95%以上。
年,林易调生产科任副科长,他积极向团*委建议:成立林场,迅速恢复、保护胡杨林,恢复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这条建议得到采纳,并责成林易负责组建林场的筹备工作。林易认真负责、深入、详细调查了全团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年,四十八团林场宣布成立,配备了管理干部和护林人员。
林场成立不久,林易患重伤寒,病未痊愈就和林场的干部骑马、翻沙包、穿林地,进林区确定护林位置。因初学骑马,好几次差点坠入马下,累得腰酸背疼,两脚麻木,屁股和大腿都磨掉一层皮,但他咬紧牙关,坚持勘察完整个林区,确定了21个护林点的位置。
护林工人进入护林点后,林易就组织林场全体职工进行胡杨林的恢复、更新、改造和管护工作。每年恢复、更新胡杨林.33公顷以上,胡杨嫁接*杨22万株。9年来,经过林杨职工的艰苦努力和精心管护,全团恢复、更新胡杨3.33公顷,胡杨嫁接*杨万株,改造面积.67公顷以上。特别是嫁接的*杨生长迅速,木质优良,枝接的*杨当年可高达5米以上,芽接的也高达3米左右。尤其是枝接*杨,其材积年平均增长量比胡杨高达.15%,木材价格比胡杨高37%,为改造胡杨林,提高其经济价值找到了一条重要途径。
年春,林易在林区调查林木生长情况时,发现成活幼林叶片被虫啃得只留叶柄。为了摸清该虫的分布和繁殖规律,生活习性,他跑遍了叶尓羌河两岸的胡杨林区进行凋査研究,经常晩上到林区打着手电观察害虫的夜间活动规律。为了研究该虫的整个繁殖、生长过程,他踩着刚融化的冰雪水,到林区找虫蛹,帯回家养在家里观察,放在玻璃罐里孵化成蛾卵,待孵化成幼虫进行人工饲养。为了便于观察,他采摘不同的树叶让虫子吃,观察哪种树叶虫子吃,哪种不吃,哪种吃得多,哪种吃得少。每天放学后,儿子女儿的第一件事就是抱一缕树叶喂虫子。
蛾子交配、产卵时节,林易叫妻子晚上每隔一个小时叫醒他一次,进行观察,记录蛾子的繁殖情况。时间长了,妻子便也成了林易的好帮手。经过林易长时间的防治试验基本上可以控制该虫的危害,后来林易把标本送往石河子农学院昆虫科研所,经鉴定这虫是弧目大蚕蛾。
林易刚调到四十八团,立即着手团部的绿化规划设计。从电影院绿化,场间道路两旁林带,到规划设计,机械平地,灌水压碱,机械植树,他都亲临现场指挥,作技术指导。林易还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结合本团园林生产情况,制订了《四十八团园林生产责任制办法》《四十八团林场管理条例》《四十八团兴办家庭林场试行办法》等文件。到年,全团有家庭林场8个,林业专业户32户、园艺专业户28个、育苗专业户2个。
林带更新早已为人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