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记载了我们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回响着先祖先辈的足音,展示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历史的绚丽多彩的画卷。细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生产建设兵团的个农牧团场,是个红圆点,分布于“三山两盆”和千里边境线上。个地名诉说着一个个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故事……
生态变迁:对水与绿洲的呼唤
*是一块宝地,但是,自古以来,*的生态环境脆弱,古人的地名记载了沧海桑田的变迁,似乎暗藏了朦胧的生态环境意识。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地球上面积仅次于撒哈拉沙漠的第二大流动沙漠。沙暴会毁掉人们美好的家园,于是,人们最看重的是水、草木、山川和绿洲,并把美好的憧憬寄托于脚下的地名。
例如,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兵团垦区维吾尔语地名有:
阿克苏垦区,“阿克苏”意为“清水”;“阿拉尔”意为绿色的半岛;3团的“喀拉库勒”,意为黑色的海子;10团“科克库勒”,意为蓝色的湖泊,其实是古代塔里木河洪水留下的水泊。而14团“夏合勒克”是长满骆驼刺的地方。
库尔勒垦区有西北最大的淡水湖博斯腾湖。“博斯腾”意为绿洲。这里至今芦苇如海,水蓝如碧。图木舒克垦区的“图木舒克”意为突出的一角。古代维吾尔人已经有了丰富的地理知识,这里是伸向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突出的绿洲。
哈萨克族是西域古老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留下的地名富有自然生态特色。闻名遐迩的“伊力特曲”美酒之乡兵团农四师72团,地名“肖尔布拉克”即碱水泉。79团“则库”是窄窄的流水;兵团农十师团“克孜勒乌英克”,意为红色柳树;兵团农九师团“达因苏”,是指现成的水;团“麦海因”,意为红色泉水。
今天,兵团垦区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建起了一道道生机盎然的绿色屏障。回味古地名的悲苦凄凉,看今日林茂粮丰、铁塔高耸、大道平坦、安居乐业的繁华景象,你会惊叹“戈壁惊开新世界,天山常涌大波涛!”
西征东归:蒙古长调的豪迈悲壮
我们先把北疆垦区的蒙古语地名由西向东连成一条线:
地处伊吾县的兵团农十三师淖毛湖农场,地名“诺木托罗盖”,是弯弓山的意思;巴里坤的“巴尔格勒”,是老虎爪子的意思;“乌鲁木齐”,指优美的牧场;“奎屯”意为寒冷;兵团农八师团炮台是“博克泰”的音译,意为有鹿的地方;额敏又名“都鲁布津”,是四方城之意;团“莫合台”,指这里是水草地。团在和布克赛尔县,“查干屯格”指芨芨草滩。伊犁垦区的蒙古语地名更多:“霍尔果斯”指放牧之地;75团“浩特浩尔”意为较低的地方。北屯,原名“多尔布尔津”,像毡子一样平的地方……
这些地名连成的线正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西征路线,一个个地名就是记录震撼世界历史的宏伟业绩的丰碑。
把博乐到焉耆的蒙古语地名连成线,又是悲壮的英雄故事。
博乐垦区的农五师81团“霍热”,指驿站之意;82团“夏日托热”,意为金色胡杨林;84团“托里”,意为平如镜面;85团“布恩混图”,指蒙古庙之意;86团“青达拉”,意为无水的草原;88团“博格达尔”,指在神山背后……
焉耆垦区的兵团农二师22团“才吾库勒”,意为蓬蒿多的地方;24团“夏尔特热”,指梧桐窝子之意;“巴音布鲁克”意为“泉源丰富”……
开都河畔的蒙古语地名,使人想起英雄渥巴锡那气壮山河的呼唤:“我们的子孙永世不当奴隶,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去!”土尔扈特东归的壮举写下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光辉一页。
东归部落被安置在天山南北五处放牧。北疆的博乐是其中一支,渥巴锡亲率部众越天山,放牧于开都河畔。今天,每当我们读到博乐垦区和焉耆垦区的蒙古语地名时,对东归英雄的敬意油然而生。
屯垦戍边:唱彻边关的古韵长歌
屯垦戍边是两千多年回荡在西域的古韵长歌,是中华民族古代的伟大治国智慧。西域屯垦发轫于西汉,辉煌于汉唐清。古代屯垦留下的每一个地名,都记录着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
公元前60年,西域历史发生重大转折,西域都护府的建立使天山南北从此归于西汉大一统。随之,西汉*府大力推行屯田,亦兵亦农。*屯遍及天山南北。兵团农六师奇台农场“四十里腰站”,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驿站;土墩子农场所在的“土墩子”即汉代烽火台遗址。兵团农十三师火箭农场地名“尖尖墩”就是唐代烽火台遗址。库尔勒垦区、阿克苏垦区都有汉唐屯田遗址。
离我们最近最多的屯垦地名源自清朝。公元年,清朝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统一了天山南北。2年设伊犁将*,实行*府制度,大力推行屯田。兵团农六师*户农场所在地“二畦”,乾隆年间清*在此屯垦,修土渠三条,渠间之地为“畦”。该地处二三渠之间得名。乾隆二十七年(2年),在乌西筑城堡安置移民屯田。今天兵团农十二师的三坪农场“上四工”、五一农场“下四工”,均为清朝民屯点。地处吉木萨尔县的红旗农场,“四厂湖”即为清*马场。地处昌吉州的农六师五家渠市,“五家渠”解放前杨、冯、杜等五户人家引老龙河水在此开垦。
更为彪炳青史的是锡伯人西迁。4年,清朝从盛京抽调锡伯族官兵及家属约余人到伊犁河南察布查尔屯田驻防。于是,在祖国版图的西大门出现了锡伯语的地名。农四师67团“斐新哈莎”,指密布的木围栏;68团“佛尕善”指老村之意,其地为7年锡伯营编为八旗八牛录,筑城而居。百年后因地湿房塌,遂南迁,留遗址。
石河子农八师也分布有清朝的*屯和民屯点。团“下野地”,清末为筹*粮号召百姓开荒。财主从甘肃接农民来此开荒,按水渠上下游分为上野地、中野地、下野地。团地处其东而得名“东野”。团在其北而得名“北野”。清光绪十年(年)由迪化(乌鲁木齐)至承化(阿勒泰)设12个驿站,石河子即为其一。而团是进入沙漠的头道驿站,得名“沙门子”。通过这些地名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屯民屯,星罗棋布;驿站相望,驿马流星,大好河山,*民共守。
清朝推行屯垦戍边对维护祖国统一、抵御外敌入侵起了重大作用。年,中亚浩罕国*官阿古柏入侵。*不愿做奴隶的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保家卫国。
玛纳斯县的农民为抵抗侵略*,筑起城堡,名为镇西营堡。现为团所在地“西营”。呼图壁县汉民为抵抗阿古柏侵略*的民族仇杀,在镇番户“四豪强”高四、李头、徐大旗、何世海率领下,跨河筑城,木桥相连,仅容一人一骑通行,得名“马桥”,现为农六师团所在地。年,左宗棠大义凛然,扶棺西征,收复*。哈密市农十三师师部“大营房”即为西征大*指挥部。“西营”、“马桥”、“大营房”不仅是地名,而且是不畏强暴、敢于反抗、永不屈服的象征。
花园北屯:地图上新标的红圆点
年冬,人民解放*西出玉门关,实现了*和平解放。随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新中国的屯垦戍边事业拉开了序幕。兵团人是拓荒者,又成了新地名的创造者。
年9月,朱德委员长视察石河子,参观了机械化农场后欣然命名“花园农场”。今天,农八师团得名“花园”。
年4月,兵团副*委、曾任八路*三五九旅团团长的张仲瀚踏勘额尔齐斯河。他登上山包,举起望远镜。地势平坦,草木丰茂,河水蜿蜒,渺无人烟。他高兴地说,我们要在这里建一座城市。兵团肩负屯垦戍边使命,这里地处*最北部,就叫“北屯”!年,在新版中国地图上出了一个红圆点——“北屯”。今天,这里是农十师师部所在地,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北国之城。
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地图上,有一连串的小红圆点。八路*三五九旅的老部队开挖了著名的胜利渠,开垦了一块块绿洲,出现了一连串的新地名。农一师1团“金银川”,水稻为金,棉花为银。8团“塔门”,进塔里木之门户。11团“花桥”、12团“南口”、13团“幸福城”、15团“红桥”,都是拓荒者所命名的土地。上世纪60年代,曾任农一师师长的老红*林海清,在开垦16团荒地时,为团部命名“新开岭”,意为新开的土地。
今天,*生产建设兵团的屯垦戍边事业面临大好发展机遇。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兵团人的使命是,把现有的红圆点做大做强做亮,同时,还要在空白处不断增加新的红圆点。在“万方乐奏有于阗”的和田,在墨玉至皮山的一望无际的荒滩上,一个新的垦区“皮墨垦区”迅速崛起,又一个红圆点诞生了……
(本文地名资料均引自*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团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