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近年来,天水市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民营经济向上向好势头不断巩固,民营企业对天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疫情期间,政府多措并举抓就业、强产业、促增收,特别是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起到搭建桥梁纽带作用。”近日,甘肃服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宝军说,公司成立政府一次性补助8万多元,残疾人培训方面每人补助元,政府伸出温暖的“大手”,为当地企业开办工厂,促进就业提供了安全保障。
今年1月成立的甘肃服饰集团有限公司位于甘谷县,是一家集服装设计、生产、销售、加工、分色、印花、刺绣等全产业链设备及生产能力的企业。甘谷县委县政府为企业发展办实事解难题,特别在提供金融支持以及社保、医保缓缴等方面帮助企业减轻压力,轻装上阵,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抗风险能力,公司上半年实现童装销售收入近万元,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只是市委、市政府政策杠杆给力,为民营企业“放深水”“养大鱼”助力民企提振发展的一个典型个例。
今年3月,为了落实省委“千企纾困”行动部署,为困难企业量身定制纾困措施,为民企减负“松绑”,为民企发展纾难解困,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组成调研组,赴两区五县围绕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性难题进行了调研,为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年8月底,全市共有市场主体17.3万户,其中:企业3.79万户(民营企业3.57万户),个体工商户12.54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0.96万户。现有民营企业从业人员27.2万人。年上半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税收收入25.29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60.21亿元)的42.5%。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接放管服”改革方面,发改系统牵头起草了《天水市加快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从简化项目核准备案入手,将90%以上的项目可研审批权和95%以上的项目备案管理权下放至县区,实行属地化管理。上半年,全市通过甘肃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申报项目个(其中市本级申报项目36个),申报总投资达.49亿元。市场监管系统通过“一网通办”服务平台,推行“线上线下联动,部门并行办理”模式,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企业注册一天办结率达到90%以上;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方面,全面推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按照进“四扇门”分类推进改革,截至目前,共办理“证照分离”业务件,惠及企业件,核发“多证合一”营业执照8万份……
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营商环境的优化。今年以来,工信系统协调解决全市工业企业反映的各类困难问题38个,其中,协调兰州银行天水分行为东旭集团天水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提供18亿元授信,解决项目资金紧缺问题;为华天集团协调兑现.33万元奖补资金,并由市、区两级提供套经适房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积极协调解决了岐黄中医药产业园供电、海林公司名职工因搬迁上访等问题;目前正在全力推进解决海林南北厂单身楼户住户搬迁等问题……
据了解,在纾难解困方面,我市出台了《天水市民营企业困难问题办理机制规定》,及时了解掌握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和诉求,推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完善政策、改进工作。自机制建立以来,已累计为民营企业解决金融、土地、税务、法律等各类问题件。市工商联联合检察院连续三年开展“维护民企权益、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维护和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累计走访调研家民营企业,整理收集问题79个。
我市持续实施融资对接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和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多措并举结构性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协调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夯实政银担合作基础,推动民营企业融资实现“广覆盖、强增信、宽准入、降成本”。通过特色产业贷,带动一大批中小微企业脱离经营困境。截至目前,共完成户企业的全覆盖尽职调查,评审通过户、56.7亿元贷款担保,直接、间接带动贫困户5.7万户、7万余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个,支持企业合作社带动就业2.5万人。
筑巢引凤,为招商引资“添劲蓄能”。今年5月,我市与新疆图木舒克市结为友好城市,建立了5个劳务输转基地,引导全市劳动力和有关人才有序向新疆输转。截至目前,已安置就业、输转劳力多人,发放工资万元,开展双向交流互访4次,达成初步合作项目20多个。积极衔接广州、重庆、成都等地统战、工商联及当地商协会,有针对性组织企业参观5G新基建为主的新产业、新业态,对接项目,商务洽谈,以商招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面对突发疫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主持召开全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民营企业座谈会、财税金融书记办公会等,听取各行各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意见,研究解决复工复产过程中用工、交通运输、防疫物资、要素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全面推动复工复产。市委统战部联合10部门在政务大厅建立了民营企业复工复产一站式服务平台,现场答疑解惑、咨询政策、协调解决问题,累计主动电话服务余次,受理业务件,有力推动了重大项目开工复工和民营企业复工达产。
一系列减负降本的政策红利,一件件疏堵点、破难点的“把脉开方”,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全市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增长动力不断增强,民营企业这个市场经济的“弄潮儿”实现了平稳快速成长的“蝶变”。
来源:新天水客户端
更多精彩看这里??
原标题:《为企业注入“源头活水”——天水市纾难解困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