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功夫深
●谢家贵
三师四十四团十八连居民区(资料图片)。
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阳光照耀下的南疆大地,在叶尔羌河与喀什噶尔河交汇的图木舒克,四处传颂着脱贫攻坚“绣花”功夫深的故事。
3年多来,这里的人们如何练就“绣花”功夫?
发源于喀喇昆仑山脉的叶尔羌河,流了一程又一程,每一程都折射着三师图木舒克市人脱贫攻坚的奋斗足迹,每一朵浪花都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一
不久前,我们驱车穿过宽阔的突来买提河大桥,来到三师四十四团十八连新建的居民区,红色的砖房如从天上扯下的朝霞,嵌镶在绿洲之中。到职工家参观,院外,万寿菊沿着居民区道路两旁开放,新栽的杏树、苹果树、梨树,排列有序;院内,有菜畦依傍,有凉棚搭建,凉棚下各色花草整齐有序;走进屋内,沙发、电视机、电冰箱、高低床,应有尽有。
四十四团十八连有个地名,叫肖尔河滩,从“河滩”二字足可见其曾经是何等荒凉。四十四团曾是兵团深度贫困团场之一,十八连又是四十四团最为贫困的连队。如今,这个连队摘掉了贫困帽子,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有院有墙的新房子。
四十四*委书记、*委姜松激动地告诉我们:“团场脱贫奔小康,全靠*的好*策和兵团*委的坚强领导,我们要向兵团*委报喜。”姜松,这位出生于兵团、成长于兵团的汉子,对兵团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走遍连队、深入职工家发现,“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支部”,他从根源上做起了文章。
十八连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去十八连采访那天是个星期天,连队支部书记姚生庭正组织“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和连队“两委”成员学习,这是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姚生庭顾不上我们,便让连队治安员赛米·热合曼给我们当向导。去年,中央电视台来团场拍摄脱贫攻坚故事,恰逢赛米·热合曼乔迁新居。央视记者拍下了他搬家的过程,在镜头里称他为“赛米大哥”,他带着微笑说的那句“我们的日子比哈密瓜还甜”,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他的幸福。
三师四十四团技术员对捐赠的扶贫羊进行防疫处理(资料图片)。
“赛米大哥”对我们说,十八连只用半年时间完成了连队住房改造,一年内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土地整治进展顺利,*支部的战斗力、执行力明显增强。在路上,我们见到了海丽其克姑·尤努斯。她是三师图木舒克市益芮有限公司四十四团分厂的员工,在自己的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在十八连,像海丽其克姑·尤努斯一样脱贫的职工远不止一人。团*委在利用好土地*策让每一户人家都住进新房的同时,谋划产业发展和布局,按照“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思路,力求落地一个项目,增加一批就业,带动一批脱贫。年,仅用半年多时间,四十四团招商落地企业19家,新增上百个就业岗位。许多人像海丽其克姑·尤努斯一样,走进了工厂。
海丽其克姑·尤努斯因为急着去上班,我们没能去她的新家看看。“赛米大哥”就带着我们看了其他几户人家,红色砖房整齐排列,大门边的墙上绘制着诸如“百里负米”“芦衣顺母”之类故事的画面。连队*支部还别出心裁地制作了“卫生流动红旗”,挂上红旗的人家,乐得眉开眼笑,摘下红旗的人家,一脸伤感,可心里却不服气,想方设法添些花花草草,打扫庭院,把里里外外擦了又擦,直到夺回红旗才会露出笑容来。
二
四十四团九连办公室坐东朝西,门口是一片水泥地坪,连队举办文艺晚会、职工群众跳广场舞都在这里。水泥地坪的左侧是一排宣传栏,有公示连队事务的、有连队基本情况介绍的,还有普法宣传、文艺活动图片等。
九连是全民所有制单位,在几年前就已经宣布脱贫。在连队宣传栏里,我们看到这样的介绍:九连距图木舒克市12公里,是一个全民所有制农业连队。连队总户数户、共人,职工人,非职工人。连队种植面积4.万亩,职均年收入12万元,人均年收入4.16万元……
三师四十四团九连发展特色林果业,这是职工群众喜获丰收的场景(资料图片)。
把这组数据放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或许不值一提;而在南疆大漠边缘,这组数据无疑是耀眼的。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兵团人在脱贫攻坚和建设小康路上的追求与付出。
太阳映照着大地,连队水泥地坪外的柳树已经泛*。连队的前方,是迎来收获的绿洲,是一片又一片的田野;连队办公室的后方,是职工住房,一栋栋,一排排,错落有致,万寿菊绽放在小院、绽放在路旁,构成了一幅美丽图景。
这样的风景,连队*支部书记毛红辉是熟悉的,连队的大小事务,她烂熟于心。她的父母在九连这块土地上奋斗了一辈子,如今,她也在这块土地上奋斗着。让她引以为豪的是,她带领连队的父老乡亲,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任务,实现了致富的目标。可毛红辉心里也十分清楚,前进的道路依然漫长,她不能松懈,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必须继续下一番“绣花”功夫。
毛红辉用实际行动,做成了脱贫致富的“大事业”。别的连队还在实施脱贫攻坚的时候,九连就已经在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上开始做文章了。为此,四十四团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到九连总结脱贫致富的好经验,作为其他连队的学习资料。我们找到了这份资料,资料中说:九连的脱贫致富工作,形成了“五抓五促”的格局,即抓学习培训、促素质提升,抓班子、促队伍建设,抓*建、促连队改革,抓民生、促连队改革,抓产业、促职工增收。在毛红辉的心里,要说经验,就三个字,即“干、扶、服”,干就是干事,干成事;扶就是扶助,扶知扶智扶贫;服就是服务,当好服务员。这三个字做好了,工作也就做好了。
我们在九连采访的时候,见到连队值班民兵张东晓。他以前做过机务工,如今种植棉花,前些年,天帮忙,人努力,每年的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收入高了,日子自然就好过了。去年,因为天灾,收入受到了影响,但他不发愁,连队“两委”像关怀亲人一样,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费尽了神,操碎了心,件件事情都办到了职工群众的心坎上。张东晓掰着指头数着:22户47名年老多病的职工,连队为他们申请办理了低保;因车祸致残的职工李伍,连队组织职工捐款1.7万元,帮助其办理理赔2万元;张东彦因儿子患疾病导致家庭困难,连队组织职工捐款多元;身患疾病职工王家贵、曲清银、赵常聪和因火灾导致家庭困难的李月梅,连队分别为他们申请帮扶资金元;少数民族职工吐逊·阿不力孜,不擅农事,*员姚延兵对他进行“一带一”的帮扶……毛红辉说:“职工群众富了,生活好了,连队就稳定了。”张东晓说:“毛书记带领大家干出来了。”
这一句“干出来”的评价,凝结着一名普通职工对毛红辉及连队*支部的信任,也印证了“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支部”的朴素道理。
三
张小云的家在四十四团九连连部的大门右侧。房子七成新,样式也很好看,面积有60多平方米。在图木舒克市的红玫瑰小区,他还有套多平方米的房子,装修很好。地在连队,他很少去城里住,大部分时间都在连队呆着,只有农闲的时候,才会回城里的房子住上几天。住连队,张小云的心里踏实。
三师四十四团职工的新居(资料图片)。
张小云的老家在甘肃省文县尖山乡尚家村。尖山乡位于文县东北,白龙江和洋汤河之畔,距县城70公里,海拔米。他家所在的尚家村,从洋汤河畔出发,一路上山,要走近20公里山路才能抵达。整个村庄在半山坡上,晚上没电,出门不便,就连饮水都不够,一汪山泉从早流到晚,一家也只能分到一桶半。张小云的父亲张克杰曾在尚家村担任村*支部书记,他使出浑身解数,率领乡亲们完成了修路、通电、引水工程,其他无任何改变,村民的收入一年也就元左右。张克杰是个有责任感的村支书,可他实在想不出太多好的办法。
张小云说,父亲是在山上把眼泪哭干的人。村民收入上不去,他哭;村民生病,他流泪;村民遭灾了,他伤心……张小云在这个山村出生,在这个山村长大,上学要走20公里山路,走到初中毕业,他便不想走了。他去县城打工,为家里添些收入,他见不得父亲整日劳累奔波的模样,他想为这个家尽些绵薄之力。
年,张小云携着全家来到了四十四团。四十四团待他们一家如亲人,给他们一家分了房子,分了身份地,他分了40亩,妻子也分了40亩,两口子加起来有80亩土地。夫妻俩勤劳肯干,当年,一家就收入好几万元。尝到种地的甜头,第二年,夫妻俩扩大种植规模,一年下来净收入达到15万元。“人挪活”在他们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他们一家自从到团场,就喜事连连。毛红辉经常来他家慰问,还会带来大米、清油、面粉等慰问品。张小云经常参加连队的培训,通过培训,他才知道,种地也是一门学问,他在培训中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和新技能。大女儿张玉红考入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小女儿张紫萱在四十四团中学就读,每学期都是班里第一名,家里的墙上贴满了小女儿的奖状。老父亲住在城里的大房子里,天天在大街上散步,看城市的春夏秋冬,看城市的热闹繁华,张克杰真的没有想到,以前不敢奢求的日子正一天天过着,幸福而又惬意。
见到父亲与过去不一样的神态,张小云生出极大的满足和自豪感,去年,他向连队*支部递交了入*申请书,他不仅要让自己家生活好起来、富起来,还要帮助更多的人生活好起来、富起来。父亲辛劳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带动更多的人富起来,他要帮父亲实现这个愿望。
说起这些往事,张小云笑容灿烂。他告诉我,今年他们家的收入不会少于六位数。
四
年10月17日,兵团网发表一条题为《搬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消息,消息说,四十四团是兵团的深度贫困团场,全团建档立卡贫困户户,贫困人口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住房安全保障问题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最大短板。当年,四十四团投入7亿元,对全团11个连队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新建居住区5个,新建一户一院式平房套。目前,2个试点连队已实现入住,其他4个新建居住区正在进行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施工。
年12月,四十四所有的居民区全面建设完工——这就是四十四团速度。在三师图木舒克市举办的“我身边的美”摄影大赛中,那张无人机拍摄的四十四团居民区的照片,一大片红色的住房错落有致地镶嵌在绿洲之中,见证了这场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至此,四十四团正式摘掉了贫困团场的“帽子”。对姜松来说,既高兴又凝重。高兴的是,“脱帽”成功;凝重的是,虽然“帽子”摘掉了,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繁重。姜松始终认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一样重要,容不得一丝一毫松懈,依然需要“绣花”功夫深。
在不久前的采访中,姜松说:“年的冬天一定很火热。我们要真正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管理,届时各种技能培训班会‘轮番上阵’,让‘冬闲’变‘冬忙’,让职工群众汲取知识的营养。等到全团职工群众巩固提升了脱贫攻坚成果,那时候,一定要写喜报,向兵团*委报喜。”
来源:兵团日报
责编:刘贵平
美丽三师图木舒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