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木舒克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环球人物十周年专辑封面篇王震
TUhjnbcbe - 2021/4/13 18:37:00

年第8期《环球人物》杂志《王震治疆》

人们记忆中的*,有辽阔的土地和美丽的景色,也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但现在,让人揪心的暴力恐怖事件,使*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印象蒙上阴影。该如何治理*?怎样实现*的长治久安?以史为鉴,人们回想起新中国成立初期王震治疆的往事。那时候,对叛匪和分裂势力,他是霹雳手段;对各民族百姓,他是菩萨心肠。

请缨入疆

年初,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中国共产*在全国执*只是时间的问题。3月,中国共产*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会议主要讨论的就是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问题。会议期间,王震根据西北战场的形势和日后发展趋势,主动向毛泽东请缨:“我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一切需要去的边疆去,到*去!那里需要解放,那里需要开发,那里更需要发展经济。”

王震是毛泽东非常信任的战将,拥有很强的开拓能力、凝聚能力和大局观,总能在关键时刻争挑重担。他年出生于湖南浏阳的佃农家庭,早年参加了湘赣苏区的创建工作。年9月,毛泽东夸赞王震写的传单、布告很有功底,王震回答说:“报告毛委员,我原名叫王余开,也叫过王正林,我们游击队的秀才们说用‘王震’的名字响亮,用这个名字出布告,震动大,能镇得住地主、老财和民团,便建议我改成这个名字。我是个大老粗,没喝过几瓶墨水,你看到的那些传单、布告都是我们的那些秀才写的!”毛泽东说:“你们的传单、布告不像完全出自纤纤秀才手,倒像经过你这位‘大老粗’的刀砍斧劈,有一种气势!你这位‘大老粗’能把那些‘小嫩细’组织起来,并把你的意图写出来,就是不‘粗’了!这方面我要好好向你学习!”

在湘赣苏区的斗争中,王震英勇善战,多次粉碎敌人“围剿”,曾获三等红星奖章。抗战时期,驻守陕甘宁边区的王震率领三五九旅自力更生,开发南泥湾。南泥湾大生产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表扬,他为王震亲笔题词“有创造精神”,并赞誉三五九旅是“发展经济的前锋”。年11月,王震又率三五九旅主力南下,执行中央建立以五岭山脉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的任务,后因时局变化北返,于年9月返回延安,行程2.7万余里,被毛泽东称为“第二次长征”。

进**需要的就是这样一支部队。*远离内地,入疆不仅要长途跋涉,想要在那儿站稳脚跟也得靠自己。尤其是粮食问题,从内地大规模运粮过去显然不现实,只能靠部队自己解决。而王震率领的部队能长途奔袭,又能打硬仗,还能耕地种田,显然很合适。

就在王震请缨出征*后的一天晚上,西柏坡一个小剧场里演出京剧《红娘》,大家都去看戏了,王震却在一个安静的地方看文件。不久,毛泽东走过来,问他为什么没去看戏,还说:“《红娘》这出戏很好,那位红娘总是全心全意给人家做好事,很可爱。这出戏里红娘是主角,你到*就是去演红娘,唱主角,为那里的各族人民去做好事。”这表明,毛泽东同意了王震去*的请求。

凯歌进*

得到中央批准后,王震率部在西北野战*司令部的指挥下,一路向西攻城克地。年5月参加解放西安的战役,8月下旬占领兰州,9月5日解放西宁。9月10日,受毛泽东委托,国民*起义将领张治中以和谈首席代表的身份向*发电报,劝导国民**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国民**省*府主席包尔汉走和平起义的道路。他还特别强调:“毛泽东对*各族人民、全体官兵、**干部非常关心,*问题必有妥善与满意之处理。”接到电报后,陶峙岳、包尔汉均主张和平谈判。但蒋介石、马步芳在*的嫡系势力叶成、马呈祥主张对抗解放*。随着王震在兰州、西宁相继告捷,一路西进,在*国民*官员内部,起义与反起义的斗争日益激烈。

此时,蒋介石、白崇禧给*的亲信发去电令,要他们“各方设法,保住*”,声称“和平运动,万万不可做”。于是,叶成等人开始进行最后的挣扎。9月20日深夜,叶成来找陶峙岳,想胁迫陶峙岳去南疆。结果,陶峙岳晓以利害,劝说叶成离开,并承诺可以给予重金,保证他们的安全。叶成等人自知大势已去,又见物质欲望得到满足,且人身性命有陶峙岳担保,就听从了安排,离开了迪化(年改称乌鲁木齐),向印度出走。9月25日,陶峙岳率国民*驻*部队通电起义。26日,包尔汉率国民***府宣布脱离国民**权。至此,*和平解放。

在*风云变幻之际,9月15日,时任第一野战*第一兵团司令员的王震正率领部队翻越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其间遭遇狂风、雨雪和冰雹的袭击,行动异常困难,但官兵们仍然冒着严寒奋勇前进。王震到达山顶后,转过头看到漫山遍野的战士,心中感慨万分:“乌云把祁连山都遮住了,遥远的草原无边无际,我们翻过这座风雪祁连山,就可以胜利地向*前进了!”这句话被站在他身旁的第一兵团宣传部副部长马寒冰记在了心里,他就此整理出一首诗,“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并且送给*旅音乐家王洛宾,请他谱曲。当王洛宾看到歌词时,眼前立即浮现出战士们顶风冒雪在祁连山上前进的雄壮场面,心中激情澎湃。他把歌词反复吟诵了七八遍,曲谱已随口而出。战歌《凯歌进*》由此诞生。

10月10日,根据中央的要求,王震命令第一兵团第二*、第六*共计8.9万人开始进疆。部队在《凯歌进*》的战歌声中兵分两路,第二*乘汽车到南疆焉耆,第六*由苏联支持的2个航空团40架里尔飞机和汽车运送到迪化。

年11月7日,王震率兵团进驻迪化。第二天,迪化**各界举行盛大欢迎会,王震在会上宣布,中共中央*分局已正式成立。在包尔汉的陪同下,王震到*临时*府向各机关负责人说明中共中央当前工作方针和解放*进疆后的接管原则。他还同陶峙岳商定了改编起义部队的整编原则。12月1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省(年10月1日改为*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府组成人员名单,包尔汉为*省人民*府主席。12月17日,*省人民*府和**区正式成立。彭德怀为**区司令员兼*治委员,王震为第一副司令(后任代司令)、陶峙岳为第二副司令。

在*省*府和**区成立的同时,部队继续分为两路,向全疆进驻。其中第二*抵达焉耆后,大部分运输汽车损坏严重,于是部队以步代车,徒步到达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第六*抵达迪化后,又完成了沿镇西(今巴里坤)、伊吾、奇台、木垒、阜康、昌吉、绥来(今玛纳斯)、伊宁一带的布防任务。

部队在入疆过程中克服了诸多困难。11月28日,部队在阿克苏获悉国民*特务计划在和田发起叛乱,第二*第五师师长徐国贤、*委李铨立即下令第十五团进*和田。由于汽车少,一部分士兵乘车沿公路快速向和田进*,稳住局势。而主力部队放弃了有水、有人家但路程较远的行*路线,选择近路,徒步横穿荒无人烟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行程多公里,历时18天,终于抵达和田,粉碎了敌人叛乱的阴谋。彭德怀等致电嘉奖了这一壮举,称赞他们“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进*纪录”。

此后,王震在迪化与陶峙岳接触较多。陶峙岳在谈话中流露了两种心态,一是“*人守土有责”,*不能让美国、英国,也不能让苏联拿去;二是“袍泽情深”,起义的士兵将来怎么安置呢?他的想法是把士兵遣散回家,发点钱,给点路费。王震听了之后不同意,他提出了更大的构想:起义部队立了功,守了土,以后可以和我们一起转向生产,扎根*嘛!王震的想法对陶峙岳触动很大,两人逐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的工作得到顺利推进。

对土匪,“必须用大炮讲道理,用刺刀去教训”

*虽然和平解放了,时局却错综复杂。国民*起义部队本来就鱼龙混杂,就在陶峙岳、包尔汉宣布起义后两三天,年9月28日,驻哈密的国民*官兵叛乱,四处抢劫烧杀,还抢走中央银行哈密分行库存的12箱金银,以及从兰州银行运来的多公斤*金。随后,国民*部队驻鄯善、吐鲁番等地的一些官兵,也发生了残杀百姓、奸淫妇女的叛乱行为。年3月,已改编至王震麾下的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七师叛乱,这支部队原为国民*骑兵第五*,曾是国民*西北**长官马步芳的嫡系王牌*。叛乱时,共有17个连队的名官兵。他们在迪化地区6个县市先后发动了7次武装叛乱,与*当地的一个土匪头子乌斯满遥相呼应。

乌斯满是哈萨克部落头领,又是国民*高级官员,同国民*的哈密专员尧乐博斯、国民*特务贾尼木汗相互勾结。年3月,趁着各族群众还不太了解共产*,而解放*官兵又忙于大生产的时机,乌斯满等人在昌吉、呼图壁、玛纳斯、阜康、奇台、木垒、巴里坤、伊吾和迪化的南山等地发动武装叛乱,匪徒连同被胁迫的民众一度达到4.5万人。蒋介石在台湾得知消息后,精神大振,立即委任乌斯满为“*反共司令”,封尧乐博斯为未来的“哈密王”,妄图进行反扑。到年12月,这股叛匪杀害各族群众人,抢劫各类牲畜34万多头,粮食多石(当时1石约为斤)。

乌斯满不但是惯匪,还是美国的武装间谍。早在他发动叛乱前,年9月,美国前驻迪化副领事马克南就悄然离开迪化,跟乌斯满会合,共同谋划。

面对叛*、惯匪、特务、境外势力相互勾结的嚣张气焰,王震果断决定派兵围剿。对骑兵第七师的叛乱,王震交给第十七师的*委袁学凯去平叛,叛*很快被歼灭,其头目被击毙。对乌斯满势力,则组建了剿匪指挥部,王震任总指挥,同时还成立北疆剿匪前线指挥部,由第六**长罗元发任总指挥。这支剿匪部队以第十六师为主力,配备了41辆装甲车,辆汽车,1架侦察飞机等。王震的策略是,对这些土匪,能争取的要争取,如果争取不过来,则“必须用大炮讲道理,用刺刀去教训”。

然而,乌斯满熟悉地形,适应沙漠荒原气候,且善于骑射,不需要后勤供应。据参战老兵回忆,乌斯满势力比国民*还难对付,“架起机枪打也打不死几个”。此时,苏联方面表示愿意支援王震剿匪,因为乌斯满曾多次窜到苏联边境作乱,苏联深受其害。但王震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在权衡了*事上、*治上的利弊之后,他答复苏联说:“请朋友们相信人民解放*的力量,我们有把握在短期内平息叛乱。”

王震命剿匪部队兵分四路,日夜兼程进逼乌斯满的老巢红柳峡。这里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夜里气温能降到零下30多摄氏度。乌斯满对匪徒吹嘘:“现在形势对我们有利,解放*害怕我们,不敢打了。凭我们熟练的骑术,精准的枪法,一定要和他们见个高低。”没想到,年4月15日早晨,解放*冒着风雪,突然杀入。乌斯满仓皇逃走。被他胁迫来的哈萨克牧民,也丢下牲畜逃跑了。

此时,王震执行了争取人心的*策。他命令部队,缴获的畜群一律不没收,要物归原主,被乌斯满胁迫的牧民回来后也一概不予追究,还要允许他们保留猎枪。这些*策,使得哈萨克各部落的首领和牧民渐渐明白:解放*不是乌斯满说的那样。他们陆续回来,四处流窜的乌斯满被彻底孤立了。此后,经过多次大小战斗,乌斯满等匪帮终于被剿灭。

年4月29日,迪化各族各界群众8万余人,在人民广场举行公审大会,审判乌斯满的叛乱罪行,乌斯满被执行枪决。到年6月,*全境彻底肃清了国民*长期豢养的反革命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在剿匪战斗中,共毙伤土匪人,俘虏人,投诚人;解放被胁迫的牧民3.1万多人,夺回牲畜17万多头。从此,*社会进入稳定期。

对各族百姓,让耕者有其田

剿匪完成后,安全形势虽然好了,但经济上百废待兴。*有的地方还存在农奴制残余。全疆地主每人占有土地相当于中农的7倍、贫农的11倍、雇农的倍,贫困和被虐待是*老百姓的生活常态。王震决定从减租反霸入手,改变这种悲惨的状况。

年7月,在迪化庆祝中国共产*成立30周年的大会上,王震提出减租反霸的许多细则,“对于两种民族形成租佃关系的地区,减租时,一般应采取双方协商的办法进行,不应采取斗争方式,以免引起民族间的仇视”;“对于宗教寺院出租的土地,一般均应按照减租条例依法减租,但在执行中……群众要求减则减之,愿少减者则可少减,不愿减者可暂不减”。

在减租反霸的过程中,王震心很细,把13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考虑到了。比如,他和群众见面,依习惯握手问候;到群众家里时,听从主人的招待,不在水渠里洗脸洗衣服,不甩手除水,不吃本地民族禁吃的食物,不说本地民族忌讳的话;他还要求土改工作组努力学习维吾尔族语言,不干涉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等等。

经过种种努力,*的减租反霸和土地改革顺利进行。年底,全疆9个专区、57个县约万人口完成土改,农民分到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他们对共产*的认同感进一步加强,一些农民在清真寺做乃玛孜(伊斯兰教礼拜)时也为“救星共产*、恩人毛主席、靠山解放*”祈祷。当时,哈密的农民说:“把天下的树变成笔,天下的河变成墨,即使天下人都会写,也写不完共产*和毛主席的恩情。”

兴修水渠,用爬犁拉石头

发展农业就必须要兴修水利,尤其在*这样的地方,每年平均降雨量不足毫米,有些地方甚至终年无雨。*的很多地方,本是汉代屯垦的沃野,但岁月沧桑,都变成一片茫茫沙漠。所以,找水、兴修水利工程成为王震主抓的大事。

兴修水利需要专家,年,王震抵达迪化没几天,就约见了水利专家王鹤亭。年,*阀盛世才主**时,王鹤亭受国民**府委派,带领水利勘测队来到*,担任*水利局第一任局长兼总工程师。年12月,*省人民*府成立,他仍担任水利局局长。

但是,年底“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开始后,有人检举王鹤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利用职权贪污了若干两*金,这使得王鹤亭坐卧不安。对此,王震非常慎重,他亲自登门向王鹤亭了解情况。王鹤亭深受感动,热泪滚滚:“我向司令员(王震)保证,贪污*金的事情我连影子也不知道。”为了减轻王鹤亭的压力,王震把他调到了石河子荒原去工作。直到王震查明检举缺乏事实根据后,才派人把他接回来。王鹤亭再见到王震时,王震只是问他开垦石河子的事情,只字不提*金的事,这让王鹤亭再度落泪。从此,在天山南北的高山上、大漠里,都留下了这位水利专家的身影。

另一名修渠的老工程师樊宝云也被王震感动了。年,时任*省*府主席的张治中,在迪化修建了一条43公里长的和平渠,但由于工程质量差,渗漏严重,无法满足下游垦荒的需要。王震很重视和平渠,想让驻守迪化的第十七师把和平渠整修成70公里长、防渗漏的大水渠。于是,他请老工程师樊宝云来设计。樊宝云犯了难:修这条渠,光两岸的干砌片石就需方(立方米),一方若按斤计算的话,用辆汽车也得运一个月,当时**队没几辆汽车,根本行不通。樊宝云把困难跟王震一说,王震哈哈大笑:“咱们没汽车,可有‘拖拉机’嘛!5天之后,请你看‘拖拉机’吧!”

王震口中的“拖拉机”就是爬犁。仅十几天时间,第四十九团就制造了1多架爬犁。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初五,迪化三甬碑至红山嘴之间20多公里的雪路上人山人海,人们往爬犁上装石头,在雪路上奔跑着。而跑在最前面的,就是穿着旧棉*衣的王震,他和大伙一起拉石头,干劲十足。有了王震的带头作用,地方机关工作人员也纷纷上阵,不到几天工夫,他们拉运的石头已堆积如山。

樊宝云被深深感动了,他在日记里写道:“王震司令员提出用人力拉石头,我口不说心里却想,简直是笑话。嘿!事实和我想的完全不同,我从没见过这样的*队。营长、团长、师长,乃至*长、司令员、*委,都同战士一起拉石头,这是天下的大奇迹!”靠着官兵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到年底,*部队在天山南北各地共修建水渠32条,总长公里,可灌溉耕地万亩。

搞水利建设,难免损伤底层民众的利益。王震是农民出身,了解农民,对各族底层民众充满柔情。*队在修建库尔勒十八团大渠时,按施工设计,渠道本来要穿过一户维吾尔族群众家的院子,但因为有一些果树,这家人始终不愿意搬迁。王震知道后说:“部队搞生产绝对不能侵犯群众的利益,尤其是要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意愿。”最终,渠道改线,绕过这户人家,但承诺修好后仍然给这家人供水。此事一传开,少数民族群众都说:“解放*亚克西(好)!”

发展工业,一边省钱一边求贤

农业离不开工业,发展工业需要钱,可是钱从哪来?王震又一次想到了*队。年6月,王震在一次*队干部大会上说:“发张工业要钱,我没有钱。我也不能向毛主席要,我不当‘伸手派’,因为国家刚解放,百废待兴,不能向国家要。也不能向*老百姓要,老百姓已经很困难、很穷了。我就打你们的主意。”

在王震的号召下,部队从定量供应的棉被、衣服、帽子等日常生活用品中节省出资金,支援工业建设。每人每天节约口粮0.5斤(为供给标准的26%)、菜金9分9厘(为供给标准的60%);每人每月节约津贴50%;衬衣的翻领去掉,*服口袋由4个改为2个,杂支、办公费都尽量节省。到年底,参加集资的干部战士占全*区人数的90%以上,平均每人一年节约费用91.2元。年到年,干部战士节约的资金,占*两年工业建设投资总额的80%。有了钱,王震就可以放开手脚搞工业。到年,全*区共建立工业企业76个,工业总产值达到万元。

为了发展工业,王震礼贤下士,广纳人才。余铭钰是著名的冶金专家,年轻时留学美国,王震想聘请他担任八一钢铁厂的总工程师。年,余铭钰来到*,王震不但亲自到机场迎接,还安排他住在自己的办公楼里。余铭钰知道,这栋大楼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盛世才统治*时是最高官邸,一般人很难进入,更不用说在这里住了。他有点感慨王震的气度。等到王震与他通宵畅谈后,他彻底被王震的坦诚所折服,当即决定把自己在上海办的钢铁厂捐献给*,举家西迁,准备父子两代“为*的钢铁工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王震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各个领域的专家:轧钢专家顾遒义、农学家涂治、地质学家王恒升、纺织专家刘钟奇和应寿纪……正是这些专家的不懈努力,才开启了*的现代工业之路。

此外,王震还创办各类学校,努力培养人才。年至年,他扩建了当时*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学院(今*大学前身),创办了**区工业学校、俄文专科学校、*八一农学院等。王震还创办了八一中学,他与作曲家刘炽共同为学校创作的校歌,至今被传唱。

王震还让自己的夫人王季青投入到培养人才的行列中。王季青年出生于辽宁沈阳,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她参加了八路*,同年底调至三五九旅,在旅部任文化教员,经贺龙介绍,不久与王震结为伉俪,后随王震进疆。

最初,王季青被任命为*学院秘书长。但她在这个位置上干了还不到一年,王震就对她说:“秘书长同志,你是不是该调换一下工作岗位了?”王震告诉她,广东、华东、湖北3个地区志愿参加抗美援朝战斗的学生大队近人,刚被分配到**区学习俄语,以适应部队向苏联学习和交往的需要。于是,王季青被任命为*区俄文队队长。年8月,在俄文队的基础上,创办了*俄文专科学校,王季青任校长。

就在俄文专科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时,**区*委决定把学校移交地方管理。王季青又有了新任务。为解决部队子女上学的问题,上级决定筹建*区子弟学校——八一中学,王季青再次担任校长。没等校舍盖好,她就带领全体教职工打扫好窑洞,开始上课。缺乏基本的教学用具,就用膝盖当书桌、土块当板凳,田野则是学生们的运动场。年春,王季青随王震调回北京工作,此后仍然从事教育事业。

屯垦戍边,一手缔造生产建设兵团

历史上,由于交通不便,地处偏远,自汉代起,历代中央*府在经营*时都采用“屯垦戍边”的治理措施。王震在入疆前就想到了:国民*和平起义官兵有7.1万多人,民族*有1.4万人,解放*进疆部队有8.9万人,加上*府工作人员,需要财*供养的人员达24万人。如果靠万*各族群众养活是不现实的,还会加重民众负担,给那些分裂分子以口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垦,屯垦戍边,这样既可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又能够养活*队。

年9月,王震的部队一进入*,便“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一边剿匪,一边搞大生产运动。据老战士回忆,当时,他们每人分一片荒地,比赛似地干活,每天干十几个小时。早晨出发时带几个馍馍,中午干累了,想吃口馍馍,就快走几步,先把馍馍放到前方不远处,等干到那里时再吃。而且,南疆的气候干旱,馍馍放到前面,不久就晒干了,想吃新鲜的馍馍就得快点干。

年国庆节前,王震在《**队生产简短总结》中说,*队在当年春季共开垦荒地85.2万余亩,超额完成原定60万亩的计划;解放*进疆前,群众需要缴纳的田赋和附加负担是70多万石粮食,而年只缴了44万石,大*增加了,群众的负担反而减轻了,让*的各族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共产*、解放*的好。到年,全*区播种面积扩大到万亩,收获粮食万余公斤。

如火如荼的大生产运动为屯垦戍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年底至年上半年,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区以代司令员王震、代*委王恩茂的名义颁发命令,将驻*人民解放*整编为国防部队和生产部队。到年10月,解放*大部分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正式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其使命就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此时,王震虽然已经离开了*,但兵团实际上是王震一手缔造的。兵团第一任司令员陶峙岳晚年写了一首名为《书怀》的诗送给王震:“改造大自然,开发戈壁滩。挥锄为富国,执戈以防边。”诗的“小序”写道:“今日*建设之成就,实有赖于当时王司令员植其始基。”

历史上的屯垦戍边,无论规模有多大,有过多么辉煌的局面,都有一个长期驻守接续难以实现的问题。王震不仅用“既能作战、又能生产建设”的思路对屯垦制度进行了创新,还切切实实当起了“红娘”,设法让兵团有二代、三代。

早在部队进疆前,有些同志就对进驻那么偏远的地方有意见,还编成了顺口溜:“抗日战争打硬仗,南下北返饿肚肠,烂(南)泥湾里去开荒,胜利以后去*,成了光棍,丢了爹娘。”进疆后,20多万大*,大部分是光棍儿。

王震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他说:“没有老婆安不了心,没有儿子扎不了根。”他向中央反映了这个情况,中央做出决定,允许**区从内地招收未婚女青年参*,以解决*大龄官兵的婚姻问题。年秋,**区副司令员熊晃担任招兵团团长,到湖南招收女兵。湖南是王震的老家,他特地给当时的湖南省委书记*克诚、湖南省人民*府主席王首道写信说:“*人口稀少,配偶难找,部队要屯垦戍边,长期安家,不解决婚姻问题是不行的,今派熊晃同志去湖南,请你们大力协助,帮助招一批女青年,最低年龄18岁,初高中文化程度,未婚,有过婚史但已离婚的也行。家庭出身不管,把她们招来*,纺纱织布,繁衍人口,与我部队将士同建繁荣富强的*。”

于是,湖南省委在长沙市营盘街38号设立招兵点,还到处张贴招兵广告,吸引了无数热血女青年参*入伍,当年就招收了人。年,又有0多湘女进疆,由此有了“八千湘女上天山”的说法。

因为“僧多粥少”,这批招收来的女兵文化素质又高,实际上主要解决了大龄干部的婚姻问题。后来,王震又组织从华东招收了0医院的护士,从山东征收了近名女兵。年,再到山东征收近名青年妇女,乘大卡车浩浩荡荡进*,基本解决了战士们的婚姻问题。

靠“红娘”王震的四处“化缘”,到年*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时候,部队中女性的比例增长到40%。如今,兵团不但有了二代、三代,还有了四代,兵团*民在亘古荒原上先后建立起了石河子市、五家渠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北屯市等一批区域性的*治、经济、文化中心。目前,*生产建设兵团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4个师、个农牧团场、个连队、万人口的特大型社会组织。

“永远守卫西北边疆”

尽管功勋赫赫,但王震从年5月起就受到批评。起因是在*进行牧区改革时,王震操之过急,想将牧区改革与农业地区改革同时进行。中共中央*分局将《关于在伊犁开展牧区改革》的电报发往中共中央西北局,但没等西北局答复,王震就雷厉风行地布置开了。年6月,毛泽东对回北京开会的王震说:“你王震只看到*,没看到全局。在少数民族地区先进行土地改革,第二步再实行牧区改革,这是中央的统一部署。你*不按中央的部署搞,就会影响西藏,妨碍我们争取达赖的工作;也会影响甘肃、宁夏、内蒙古,那些地方也有牧区。这样一来,中央就被动了。”直爽的王震果断认错。毛泽东认为,王震的“成绩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但是严重的”。

年12月,王震到兰州开会时病倒,并于第二年3月转到北京治病,离开了工作3年多的*。离开*后,王震一直记挂着*的事业和一同出生入死的战友。年,王震出任农垦部部长之后,曾多次到*视察。年,鉴于*的复杂情况,中央决定王震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分管*工作。为此,王震在短短一年内4次前往*。年,在王震的建议下,根据*发展和稳定的需要,中央决定恢复年3月被撤销的*生产建设兵团。年,王震以83岁的高龄,再次到*视察工作。他十分动情地说:“年我曾经说过,现在重申,如果去见马克思,我已委托战友和亲属,把我的骨灰撒在天山上,永远同各族人民守卫社会主义祖国的西北边疆。”

年3月12日,王震在广州逝世。4月5日,按照他生前嘱托,王震的大部分骨灰被撒向天山山脉的前峡、后峡和天山北麓的石河子垦区,另有小部分骨灰安放在了黑龙江垦区的八五○农场(离开*后,王震又领导开发了北大荒)。他实现了自己的真诚愿望,让自己的灵*与天山融为一体,永远

1
查看完整版本: 环球人物十周年专辑封面篇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