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树”结出致富果
——天水市就业扶贫工作综述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脱贫之要,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长期坚持,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
“十三五”期间,天水市通过劳动力技能培训、有组织劳务输转、扶贫车间吸纳、公益性岗位托底、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等有力举措,走出了一条符合天水实际的就业扶贫之路,让“就业树”结出了致富果。截至9月,全市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技能培训逾26.5万人,其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超19万人;劳务输转.94万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59亿元。
多渠道开发岗位——让贫困户成为工薪族
在天水市各县区,扶贫小车间成了脱贫大担当,公益性岗位成了兜底稳定就业的保障,就业渠道宽了,老百姓的心就放宽了,脱贫致富的信心也就更足了。
“去年做了一年,每月平均能挣元,在家门口工作真是太好了,既能照顾孩子又改善了生活。”秦安县家腾农民合作社王铺镇裁缝车间员工王转芳高兴地说,现在脱了贫,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为了让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畅通返乡创业渠道,吸引常年在外打拼具有一定资金基础、专业技术、行业资源的返乡人才参与建设扶贫车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种养业、服务业和中小微型企业等,我市先后出台了相关*策文件,从税收减免、财*奖补、金融支持、土地优惠等方面给予扶持,在全市形成了“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的“雁归经济”效应,全面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全市家扶贫车间吸纳就业1.3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人,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人数超过去年同期。累计筹集资金为扶贫车间落实专项财*奖补资金万元,落实培训补助、就业补贴、场地租赁及电费补贴等各类补助资金.26万元,落实跨省运费补贴18万元,为家扶贫车间落实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27万元,选聘名大学生进入扶贫车间从事管理工作,年至年为扶贫车间减免税费超过0.9亿元。
在农村,公益性岗位成了贫困户摘掉“穷帽子”的“金饭碗”。
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个行*村,都有一处并不起眼的理发店,乡亲们亲切地称它为“爱心发屋”。村民不用多走路,不花一分钱,可以免费到这个“爱心发屋”理发。
这不仅让那些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又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群众,特别是就业相对困难的农村妇女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还让老年人、五保户、残疾人等行动不便农村群众的“理头难”问题得到解决。
这只是我市开发公益岗位,兜底稳定就业的一个缩影。
目前,我市扶贫公益岗位在岗人员共计人。扶贫公益岗位不仅实现了村级公益性设置的共管共享,也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稳定增收问题,形成了以岗位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促脱贫的良性发展链条。
多层次开展培训——让贫困群众有技傍身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技能培训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
“看到村里人到外面开饭馆赚了钱,在城里买了楼房,开着小汽车回家很羡慕,所以我要抓住每一次培训机会,好好学习拉面技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牛肉拉面师。”甘谷县一位90后农村女青年在牛肉面制作培训班学习时这样说道。
在我市各县区的技能培训班上,处处都能看见真诚朴实的面孔,到处都是求技若渴、致富心切的群众,技能培训真正点燃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希望。
5年来,我市把技能培训作为就业扶贫的重要举措之一,坚持“扶智”与“扶技”并行,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技”要求和因人而异、靶向施教的原则,坚持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为目标,紧紧围绕产业、就业、创业、劳务输转开展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紧紧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实用性强、需求高、增收快的培训工种,让广大贫困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实行“菜单式”选学。并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和贫困户培训需求意愿,选择汽车维修与应运、家*服务、钢筋工等19个市场供求对路的培训工种,按照群众需求开展灵活多样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确保做到培训*策不落空、不走样,不断提升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
据统计资料显示,年至年,全市累计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技能培训近40万人次,其中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近30万人次,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
全方位对接协作——点对点协同作战
劳务输转是天水市就业扶贫的核心,也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
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每年有近70万人输转外出务工,年均劳务收入突破亿元。在劳务输出过程中探索出了“人社部门+劳务信息员+劳务公司+企业+农户”的“天水模式”,通过依靠市县区人社部门,充分对接劳务公司,利用“点对点”输转,推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输转,让“劳务红娘”带领农户和贫困户去务工。
“在组织人员外出务工之前,我们公司准确掌握外地企业用工岗位信息,复工时间,按照外地返城规定和疫情情况,通过人社部门网站,及时发布用工信息,交通部门主动包车,卫生部门为务工人员体检,保障疫情防控。”天水天兴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白经理介绍说,今年我们公司组织秦州区、麦积区多人,“点对点”包车,有组织输送务工人员,去京、津、沪、苏州、杭州、上海、珠江三角洲等地外出打工。
十三五期间,天水市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重大*策机遇,市、县两级主动“走出去”对接,在天津市建立了“甘肃省天水市转移就业基地”,在天津市6个协作区建立了劳务工作站,有序引导贫困群众输转就业;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劳务对接合作,先后与辽宁盘锦、江西南昌、福建晋江等地签订了劳务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成渝经济圈和*、内蒙等地*府、用工企业衔接对接,拓展西部就业劳务基地,与兵团图木舒克市建立友好城市意向。目前,全市已在全国各地建立固定劳务输出基地个。
据统计资料显示,年至年,累计完成劳务输转.21万人次。今年1到8月,劳务输转建档立卡贫困户33.6万人,全市劳务输转70.9万人,占年任务69万人的.75%,实现劳务经济收入亿元。
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就业扶贫始终在路上。我市始终把就业扶贫放在重中之重,坚持发展壮大产业和增加群众收入目标相统一,促进外出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相结合,力争通过就业扶贫,让每一位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者真正实现稳定就业,努力向*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脱贫答卷。(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王雪梅)
▌来源:新天水客户端
原标题:《回眸十三五
天水就业树结出致富果》